2015年10月16日 星期五

暑二週 親職文章     「菩薩畏因,眾生畏果」的來歷及含義
※含義:
凡夫只怕惡果,不知惡果起緣於惡因,平常任意胡為,以圖一時快樂,不知樂是苦因;菩薩則不然,平常一舉一動,謹身護持,戒慎於初,既無惡因,何來惡果?縱有惡果,都是久遠前因,既屬前因種下,則後果難逃,故感果之時,安然順受,毫無畏縮,這就叫明因識果.
※來歷:
古人安世高法師,累世修持,首一世為安息國太子,捨離五欲,出家修道,得宿命通,知前世欠人命債,其債主在中國。
於是航海而來,到達洛陽,行至曠野無人之境,忽覿面來一少年,身佩鋼刀,遠見法師,即怒氣沖沖,近前未發一言,即拔刀殺之。
法師死後,靈魂仍至安息國投胎,又為太子。迨年長,又發心出家,依然有宿命通,知今世尚有命債未還,債主亦在洛陽。
於是重來,至前生殺彼身命者家中借宿。飯罷,問主人曰:『汝認識我否?』答曰:『不識。』又告曰:『我即為汝於某月某日在某曠野中所殺之僧是也。』主人大驚,念此事無第三者能知,此僧必是鬼魂來索命,遂欲逃遁。
僧曰:『勿懼,我非鬼也。』即告以故,謂『我明日當被人打死,償夙生命債,故特來相求,請汝明日為我作證,傳我遺囑,說是我應還他命債,請官不必治誤殺者之罪。』說畢,各自安睡。
次日,同至街坊,僧前行,見僧之前,有一鄉人挑柴,正行之間,前頭之柴忽然墮地,後頭之柴隨亦墮下,扁擔向後打來,適中僧之腦袋,立即斃命。
鄉人被擒送官,訊後,擬定罪。主人見此事與僧昨夜所說相符,遂將僧遺言向官陳述。
官聞言,相信因果不昧,遂赦鄉人誤殺之罪。其僧靈魂復至安息國,第三世又投胎為太子,再出家修行,即世高法師也。
雖是聖賢,因果不昧,曾種惡因,必感惡果,若明此義,則日常生活逢順逢逆,苦樂悲歡,一切境界,都有前因,不在境上妄生憎愛,自然能放得下,一心在道。
菩薩能夠深謀遠慮,凡夫只圖眼前小利和一時痛快。菩薩怕現在種惡因,將來得惡果;凡夫種惡因時渾然不覺,甚至自我感覺良好,以為撈取到了利益,誰知等到惡果來臨時,只知道悲傷、恐懼、煩躁、怨恨、後悔。甚至有的人遭惡報時,還不能認識到真正的原因,將厄運歸結到命運不好、他人過錯。菩薩不種惡因,廣施善行,所以功德很大,能夠脫離六道輪回;凡夫種惡因不知不覺,甚至不當回事,吃了虧也不長記性,一投胎就把過去的教訓忘得一乾二淨,又重拾舊惡,結果生生世世在六道中輪回,絕大部分時間淪落在惡道。
「菩薩謂因」:菩薩是大覺有情之眾生,以六度萬行、自覺覺他、自利利他為已任,精進修行直至成就如來果位的聖人!等覺大菩薩(像地藏菩薩、觀音菩薩、文殊菩薩、普賢菩薩...)對人生和宇宙的事實真相清清楚楚,僅次於佛!所以他們知道有果必有因,有因必有果的的事實,就不會造就惡業,而且廣度有緣眾生為已任!
「眾生畏果」:凡夫不信因果報應,不相信有六道輪回,不相信自己本來也是佛,所以迷惑造業,惡報降臨時只會恐懼,但又不知道為什麼會有報應,為什麼會遭受災難!所謂聖人:最基本的要達到阿羅法的果位,不再受六道輪回之苦!菩薩比阿羅漢又高一個層次,佛就是最高的果位了!我們的本性和阿彌陀佛沒有兩樣!
所以我們要好好學佛,通過釋迦牟尼佛老師教給我們的方法,找回我們原來具足的佛性!

其實你就是佛菩薩,只是自己感覺有一點距離而已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